南方日报讯 (记者/陈伊纯通讯员/粤卫信)6月12日,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五年行动启动会召开。笔者从会上获悉,日前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印发了《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新一轮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五年(2023—2027年)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明确了三大工程16个具体项目,旨在加快县域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让人民群众放心在“家门口”看病。
【资料图】
《行动计划》指出,到2027年底,全省不少于100家县级公立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县域医共体全部实现紧密型治理,县域内住院率基本达到85%左右;全省县级疾控中心核心能力居全国同类机构前列;超过10000名医师下乡开展医疗卫生服务,超过1000项卫生健康适宜技术推广至基层,村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建设不少于40所医养结合服务中心
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如何加强?
《行动计划》明确,要开展县级疾控中心核心能力提升项目,加强流调队伍现代化建设,力争到2027年,全省县级疾控中心的实验室仪器设备和流调装备配置标准优于国家要求,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实验室检测等核心能力位居全国同类机构前列。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发热诊室(门诊)服务能力,保障居民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近获得同质化诊疗服务。
随着老龄化社会来临,养老已愈发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为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养老问题,《行动计划》明确,要加快建设基层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在全省20个地级以上市(不含深圳),每年建设10所普惠型的、示范性的社区(乡镇)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到2027年建设不少于40所。
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需容纳约100张养老护理床位,为辖区内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以预防期保健、健康管理、疾病诊治、护理、康复、安宁疗护为主,兼顾日常生活照料的医养结合服务。
广东还将全面实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程。依托县级龙头医院建设开放共享的影像、心电、病理诊断、医学检验等中心,加强远程医疗和信息化设备配备,与高水平省市级医院对接,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联通,在县域医共体内实现就诊一码通行、服务接续、一站式结算。
三甲医院开展组团式紧密型帮扶
人才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的关键。对此,广东将实行“万名医师下乡”工程,推动优质人力资源下沉。
比如,三甲医院开展组团式紧密型帮扶。三甲公立医院每年选派约500名中级以上职称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帮扶基层,持续提升县级公立医院临床和公共卫生等综合服务能力水平。县域医共体内也需实行分片区组团式帮扶,全省县域医共体总医院每年帮扶不少于70个团队,下沉到基层分院。
此外,实行百名卫生首席专家下基层和执业医师服务基层项目。全国选聘100名首席专家,在全省47家中心卫生院全职工作;每年安排不少于2000名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医师服务基层,有效缓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数量不足、服务能力不强等矛盾。
在基层人才培养方面,广东将实施县(市、区)级人民医院专科培训、全科医学诊疗技能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培训、基层护理技能提升、乡村医生综合能力提升、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层卫生管理能力提升六大板块培训,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专业管理和业务骨干人才队伍。
同时,逐步提升乡村医生收入,分类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障问题。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增强乡村医生岗位对人才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