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近日券商板块利好消息频发。
首先,基金投顾业务迎来重要里程碑!6月9日,证监会就《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旨在推动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转常规,沿用试点期间对“投资”的规范和限制,强化对“顾问”的引导和监管,并针对新问题新情况补齐短板。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规定》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权益类基金高质量发展,优化资本市场资金结构,改善投资者回报、服务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带动行业财富管理转型,扩大包括券商、基金公司在内的专业买方中介力量,发展前景广阔。
与此同时,牌照机构的先发优势进一步巩固。数据显示,目前获批基金投顾试点的60家机构中,银行仅3家(招行、平安、工行),而券商有29家、基金公司有25家、独立销售机构有3家。
此外,在服务资产规模方面,券商也占据显著优势。开源证券截至5月30日的统计数据显示,券商基金投顾AUM已超千亿规模。其中以中信证券(行情600030,诊股)、国联证券(行情601456,诊股)、华泰证券(行情601688,诊股)、东方证券(行情600958,诊股)、中金财富、中信建投(行情601066,诊股)、国信证券(行情002736,诊股)、中国银河(行情601881,诊股)等8家券商为统计样本,得出其基金投顾规模合计为1079亿元。而据证监会消息,截至3月底,60家试点机构的基金投顾服务资产总规模仅1464亿元。
财通证券(行情601108,诊股)表示,当前财富管理正处于从“卖产品”到“卖配置”的关键阶段,而基金投顾将成为最重要的牌照基础,目前券商已占据先发优势,看好其后续销售市场份额进一步增大。
海通证券(行情600837,诊股)表示,国内证券行业佣金率不断下降的背景下,基金投顾业务可以为券商零售业务带来可观的规模增量和收入,且考虑到基金投顾业务规模的增长可以间接推动基金产品的丰富度和数量,这也会带动券商其他业务产生增量收入。
其次,6月9日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中证金融市场化转融资业务试点转常规,自6月13日起施行。
市场化转融资业务由中证金融推出,为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提供配套性资金支持,采取灵活期限、竞价费率交易方式,证券公司可以自主选择期限,自行申报费率,转融资交易通过竞价方式完成。
试点转常规后,匹配规则、费率调整、保证金管理、清算交收等交易机制和配套安排,均与试点期间保持一致。市场化转融资成交费率紧贴市场利率,并持续略低于证券公司同期短期融资券和一年内公司债发行利率,提高了证券公司资金管理便利性,有助于降低证券公司融资成本。为券商业绩带来直接利好。
第三,6月9日晚间,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消息称,正式印发《证券公司网络和信息安全三年提升计划(2023-2025)》,明确了六大类31项主要任务。旨在加强对证券行业网络和信息安全提升工作的督导,构建良好的证券科技生态。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证券IT行业当前整体受益金融信创政策强催化,近年连续以远超行业营收的增速增长,本次政策对行业结构性IT投入,特别是收入高基数的龙头券商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政策红利频发,监管持续引导资本市场及券商行业高质量发展。
华泰证券表示,伴随大财富管理、机构业务及国际化深耕布局,金融科技优化经营效率,未来券商ROE有望上行并推动估值中枢上移,看好市场低位修复下的券商板块左侧配置机遇。
财通证券表示,近年来券商多项业务进行改革,行业利好政策带动的业务改革以及创新业务也有望支撑板块ROE抬升。如传统经纪业务加速转型财富管理,投行业务在全面注册制改革下向综合化、专业化发展,资管业务方面结构不断优化、积极进行主动管理转型等。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券商板块估值仍处于历史相对低点,数据显示,截至6月9日,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最新市净率PB(LF)仅1.27倍,位于近10年7.59%分位点,较估值中枢1.79倍有超40%的修复空间,估值修复空间广阔。
资金稳步布局态势不改,上周(6.5-6.9)5个交易日券商ETF(512000)再获资金持续净流入合计达5.26亿元,拉长时间看,券商ETF(512000)近20日有16日获资金增仓,累计达19.35亿元。
资料显示,券商ETF(512000)跟踪的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一键囊括49只上市券商股,其中近6成仓位集中于十大龙头券商,“大资管”+“大投行”龙头齐聚;另外4成仓位兼顾中小券商的业绩高弹性,吸收了中小券商阶段性高爆发特点,是一只集中布局头部券商、同时兼顾中小券商的高效率投资工具。
风险提示:券商ETF被动跟踪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07.6.29,发布于2013.7.15。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根据基金管理人的评估,券商ETF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不作为任何个股推荐,不代表基金管理人和本基金投资方向。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