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3家银行存款狂飙到150万亿:增速创新高!相当于每人多存1.2万-全球视点

第一财经资讯   2023-04-11 18:55:23

尽管银行持续下调存款利率,但依旧不能阻挡老百姓的存钱热情。

第一财经记者根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去年末,6家国有大行及7家已经公布2022年年报的股份制银行吸收客户存款合计超150万亿元,比2021年大幅增长了16.67万亿元,增速达到12.4%,创下历年新高。如果按照总人口14亿来计算,相当于去年国内每人多存了1.2万元,而这还仅仅是13家上市银行的数据。


(资料图)

在过去10年,例如银行存款增速较高的2016年,上市银行吸收客户存款总额增速达到11%,而在其他年份,存款增速一般稳定在8%左右。

宏观统计数据早已提示这一现象:根据央行年初发布的数据,2022年,住户存款增加了17.84万亿元,比上一年多增7.94万亿元。今年以来,住户存款继续保持增长惯性,1月份住户存款增加了6.2万亿元。今年一季度,住户存款增加了9.9万亿元,这几乎是2021年全年的增量。

4月11日,央行发布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今年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元,同比多增4.54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9.9万亿元,几乎是2021年全年的增量。

存款狂飙为银行带来了极大的负债管理压力,近段时间,部分中小银行已率先下调定期存款利率,以压降成本。

全民“报复性”储蓄

客户存款是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在去年全民“报复性”储蓄的背景下,各家银行负债总额“爆表”,国有银行和股份行体现得尤为明显。

其中,6大国有行去年吸收客户存款总额均实现双位数增长,合计增加了13.6万亿元,增速为12.69%,而2021年的增速仅为7.30%。尤其是农业银行,去年吸收存款总额增长14.7%,几乎是2021年增速的2倍。

在股份行中,招商银行和浙商银行的存款增速均超过了18%,相比2021年的增速分别提升了6个、13个百分点。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及民生银行等在年报中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创历史新高”来定义去年的存款增量。

但同时,这个增量的构成也呈现出明显的“零售化”、“定期化”特点。

比如,在客户结构上,这13家银行吸收的个人存款总额同比增长17.53%,而公司存款总额仅同比增长了7.41%,增速还不及个人存款的一半。

“零售化”在股份行中表现得更加突出,比如,平安银行的个人存款去年狂飙了34.35%,而公司存款仅增3.94%;兴业银行同样如此,个人存款增36.86%,但公司存款仅增3.54%;光大银行去年个人存款增24.24%。

在期限结构上,13家银行的个人定期存款总额同比增长22.56%,公司定期存款总额同比增长14.62%,而同期的个人活期存款总额仅同比增长10.51%,公司活期存款总额几乎与上一年持平,仅同比增长1.71%。

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的公司活期存款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尤其是民生银行,去年公司活期存款大幅下滑了17%。

综合上市银行年报来看,定期存款的平均成本率为3%左右,而活期存款的平均成本率仅为0.4%左右,显然,无论是公司或个人,都在压缩低息的活期存款,尽量在银行争取更高的利息。

惯性之后是否有转折

全民储蓄的热情一直延续到今年,央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末,住户存款增加了6.2万亿元。虽然2月份开始迅速回落,住户存款仅增加7926亿元,但依旧高于去年同期,去年2月份的住户存款减少了2923亿元。

根据央行4月11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今年一季度,住户存款增加了9.9万亿元,而2022年一季度,住户存款增加值为7.82万亿元。

不过,一个未来或将出现转折的先行指标是:央行调查统计司对于城镇储户调查的跟踪情况。

央行调查显示,今年一季度,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3.2%,比上季增加0.5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8.0%,比上季减少3.8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18.8%,比上季增加 3.3 个百分点。而在去年四季度,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61.8%,比上季增加3.7个百分点。

银行多手段压降成本

对于银行来说,存款定期化使得存款平均付息率上升,叠加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多次下调,贷款收益率持续下行,银行息差也进一步承压。

从数据来看,去年,13家银行的存款利息支出超过2.5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6%,而2021年的存款利息支出增速仅为7.54%,相差超过1倍。

基于此,加强负债成本管控、压降高息存款,是去年各家银行的重点工作之一。

兴业银行在年报中表示,通过挂牌利率下调,有序引导中长期存款定价下降。在年报说明会上,兴业银行计划财务部总经理赖福荣表示,在负债端,兴业银行通过考核引导,将存款利差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对各分行的综合考评里,适当控制中长期存款的比例。

民生银行也在年报中称,将持续强化负债经营,控制高成本、长期限存款规模,持续调整存款结构。

去年,银行业曾于4月、9月两度下调存款利率,而今年4月份,又有多家中小银行“一马当先”下调了定期存款利率,并有蔓延之势,以应对成本压力。

存款狂飙的背后,也是投资者的诸多无奈。去年,在股、债、房“三杀齐下”的背景下,个人投资者陷入“资产荒”,唯有存款,成为难得的“避风港”。

一向比较冷门的大额存单在去年甚至接连出现“一单难求”的现象。根据数据,2022年大额存单发行量达到2015年6月推出以来的最高值。

曾经,收益相对稳定的银行理财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存款,但在理财净值化转型后,去年银行理财罕见地遭遇了两次破净潮,以至于部分投资者需要像投资股票一样割肉离场,“稳赚不赔”的信仰崩塌。

另外,银行理财收益也下滑严重,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数据,2022年各月度,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2.09%。而2021年各月度,理财产品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最高为3.97%、最低为2.29%。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