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缩还是通胀,业界正激辩“冰与火”之歌。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3月CPI同比增长0.7%,环比下降0.3%,PPI同比下降2.5%,连续六个月为负。央行的金融数据显示,3月宽货币不减,当月社融5.38万亿元,同比多增7079亿元,M2与M1剪刀差扩大0.5个百分点至7.6个百分点。
(资料图片)
海关总署最新的数据则展现了外贸向好势头:3月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增长14.8%,进口同比下降1.4%。
一边是不断收敛的物价指数,一边是迭创新高的金融数据和令人振奋的3月贸易数据,确实容易引发人们的判断分歧。
自去年四季度以来,金融体系就持续释放出巨量金融资源。若在过往,如此海量的货币供应量入场,必然推动物价水涨船高;但当前的现实数据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海量购买力并没有完全进入实体经济,启动信用创造,形成新的购买力,而是蜗居在货币金融体系中,压低金融体系的净息差收益。
那么,为何精准制导的货币政策工具,未能精准击中实体经济的信用创造热情?最有可能的解释框架是,相当部分海量金融资源通过各种方式,变相为借新还旧,以稳住经济体系中不断冗余的存量资产,避免其风险漫溢。
同时,目前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的两大信用创造主体,都面临信用紧缩,一是最大货币蓄水池的房地产,正在遭遇持续的去杠杆压力,这从居民部门正在进行的资产负债表修复活动中可看到;二是一直作为经济流动性疏导的贸易部门,信用创造活动不及预期。以一季度为例,中国对欧盟、美国、日本等进出口出现下降。按美元计,中国一季度对美国出口同比下降17%。由于发达市场是中国经济体系中货币流动性的活水源泉(外汇占款),这意味着中国需要更多外生性宽货币进行流动性注入。
最新的金融、物价和贸易等数据,反映当下经济体系存在典型的流动性陷阱问题。海量金融资源护卫着存量资产的敞口风险,缓冲着其生息能力不足和资产周转率的边际递减,也正由于此,企业和居民部门不愿也不能向经济体系注入信用;要知道,目前集中于居民部门的超额储蓄,并不是增收效应,而是节支和避险效应带来的。
这意味着财政金融等政策的外生刺激,虽具有一定效用,但不能过度寄望于此,因为居民和企业目前都缺乏信用加杠杆的耐力和持久性能力。
当务之急,是要让未来充满生气。目前人们对未来的担忧,源自其参与经济活动的自由度有待制度性地提升。
正所谓无信不立,经济体系的信用来自两方面:一方面,营造可拓展、安全可控的发展空间。毕竟,企业家精神需要“天高任鸟飞”的环境。因此通过高质量改革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完善透明化担保体系,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市场信用内生活力迸发的根本保障。
另一方面,抬高社会保障体系水位。当前需求收缩,但目前政府在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水平相对有限,尚难以满足人们在这些方面追求美好生活的诉求。
将更多财政金融资源向公共服务领域倾斜,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将会让更多的市场经营主体卸下包袱,让人才等要素资源轻装上阵,从而激发经济的内生力。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警示通缩也好,担忧海量货币引发高通胀也罢,当前唯有通过高质量改革开放,为市场经营主体提供可信可行的发展空间,基于“法无禁止皆可为”营造一个“海阔任鱼跃”的营商环境,还权于市场,经济的内生动力才能固本强元,通缩也将随风飘散,海量货币供应将在防护存量风险的同时,变成经济内生活力的助燃剂。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